留学归国,到底算不算应届生?找工作才知道应届生身份有多香!
据教育局最新数据显示:2021届应届生达909万,同比增长35万。
相比去年,今年海归回国求职人数同期增加了58.19%(去年留学回国人数达51.94万人),所以今年人数累计突破80万。
80w+909w=...
求职阵容肉眼可见的庞大!
而且近几年来,伴随留学生回国求职人数飙升,部分海归光环已经逐渐消退!
所以,海归的回国求职路依旧比较难。
大家都说,要好好利用应届生身份,
错过了会后悔,
那应届生身份到底有什么用?
为什么都在说应届生身份很好?
应届生身份是怎么界定的呢?
发现很多同学都对应届生这个概念是比较模糊的,也不知道这个身份到底能给自己求职带来什么好处。
而每年都会有很多应届生不知道利用自己的身份,白白错失了很多好的机会。
下面就来给大家科普科普应届生身份到底有多香!
大学应届毕业生是指:在该毕业年份,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的大学生,应届生有3个类型。
第一种:即将毕业的大学生,已经完成学业,但是还没有拿到毕业证,但已经有实习单位接受的大学生。
第二种:有毕业证书,但是没有超过“择业期”的大学生,应届生择业期为2年内(有的城市会放宽到3年)。超过择业期,就成了往届生。
第三种:应届高校毕业生,也就是当年毕业的博士生、硕士生和普通应届毕业生。
拥有应届生的身份,最佳就业时间是毕业期内的半年到一年,这个阶段,毕业生可以享受大量优惠政策,应届生甚至还能领到一笔可观的收入。
回国求职,首先要想清楚的一个问题是:你是不是应届生?因为应届生的身份实在是太重要了。
如果你不是应届生,校招机会,你都不能参加。
听听过来人是怎么说的:
对于国内学子来说,应届生概念非常清晰,2021年的校园招聘,面向的人群就是2021年6月毕业的学生。
可是海归的毕业时间各不相同,纠结的点就来了。
我究竟是不是应届生?
教育部留学中心明确规定:留学回国人员不分应届往届,一律没有三方协议,是否为应届生,由用人单位界定。
也就是说决定你能否参加某个公司的校招,还是以这个公司对毕业时间的要求为准。
1、通过校园招聘找工作
应届生的身份在找工作中真的是优势满满。
无论是500强企业,互联网大厂还是国企,基本上都会有校园招聘,而且只面向应届毕业生。
要知道校招难度比社招难度小多了。
如果你参加的是社招,那和你竞争的将会是一群有经验的职场老手,并且社招岗位要求的都是需要几年工作经验,有项目案例的。
所以,对于应届生找工作来说,参加校园招聘是最优选择,并且也是进入一些名企的最高效的方式。
而且很多公司都是愿意招聘应届生的,因为可塑性强,刚步入社会,对工作充满着激情。
这里需要提示大家注意的是:
大部分的校招针对的都是当年毕业的应届生,而非拥有应届生身份的往届生。如果你已经成为往届生,校招机会仍然有,但非常少。
2、考公考编有优势
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考公考编的大军之中,但大家应该都知道,在这些招聘岗位之中,很多岗位是针对应届生的,只有应届生才能报考。
在2021国考招录中的25726人中,明确招录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为14769人。
所以,应届生身份的好处在哪你懂了吗?
要知道,在公务员这些考试中,多一个限制就能减少很多竞争对手。
很多没有应届生身份的考生,只能报考三不限的岗位,竞争压力可想而知。
3、城市落户
每年毕业季,都是各城市的抢人大战。
各大城市为了引进人才,甚至提出了“应届生可以直接落户”、“买房打折”等政策。
而对于想要在某个城市落户的非应届生来说,只能通过其他途径,也更困难更麻烦。
户口问题虽然短期内看不出有啥,但对于未来而言那可是好处多多,比如买房,子女教育等。
所以应届生们要好好考虑自己毕业后第一次选择的城市哦。
4、应届生还可以领钱
应届生可以领到的补贴种类有很多,但是各省份申请条件不一样,应届生要根据自身的标准去申请,基本能领到的补贴有:
人才住房补贴
标准是本科生每年1.5万,硕士每年2.5万,博士3万,部分地区还有“生活补贴”一年5000元,可以打电话到当地的人力资源局进行相关咨询。
基层就业补贴
全国大概有30多个城市可以领取,找到工作以后一次性补贴3000元。
资格证书补贴
大学生在大学里考的证都不是白考的,有139职业技能证书都是有补贴的,中级和初级的补贴标准在1000-2000元之间。
1、如果你想进大厂、名企
那么当你在大三的时候,就要开始备战秋招,因为实习是名企的第一条路径,进而在大四秋招,获得进大厂名企的捷径。
2、如果你想考公考事业编
在努力备考的同时,注意不要随便签三方(虽然没有影响,但会带来麻烦)、不要签劳动合同、不要缴纳五险一金,不然就会失去应届生身份。
3、如果想在一线城市落户
一定要在自己是应届生时完成,其他城市的落户政策也是,以应届生身份落户是最简单的。
如果错过了,在符合学历要求基础上,还需要3-5年以上该城市(包含特定区)连续社保,不能中断。
所以,好好珍惜自己应届生的身份,别浪费了!